今年一季度,我區完成商品銷售額78.5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個百分點,低于全市水平3.7個百分點。銷售形勢非常不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限額以上批發企業銷售情況不理想所致,為此,我們對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的銷售情況開展了專門的調查分析,以便盡快找出問題、找出對策,盡快扭轉被動局面。
一、一季度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狀況
一季度,全區29家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累計完成商品銷售額27.9億元,同比下降7.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3個百分點,低于全市水平(1.7%)9.5個百分點。其中19家企業的銷售額出現下降,累計完成銷售額15.08億元,同比下降18.8%,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11.7個百分點。僅有10家企業實現增長,累計完成銷售額12.65億元,同比增長9.8%,拉動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增長3.9個百分點。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的銷售形勢非常嚴峻。
二、銷售額下降原因分析
針對全區商品銷售回落,批發業企業銷售額大面積下降的情況,我區迅速開展了數據分析和企業調研工作。5月初,分別對石油制品、醫藥、住宿餐飲等主要行業近20多家批發業企業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影響我區批發業商品銷售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能源價格下跌的影響
一是石油制品價格下跌的影響。我區的中石化、中石油和力源化工燃料3家公司,以經營石油制品為主,由于受去年下半年燃油價格“十三連跌”的影響,三家公司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2.4%、23.9%和34.7%,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7.07個百分點
二是天然氣價格下跌的影響。我區的信德能源貿易有限公司,以經營槽罐天然氣業務為主,除了受價格下跌,利潤空間收窄影響外,還受到兩大因素的制約,一方面是外地上市公司搶占清遠市場,競爭激烈,分占了近3成的銷售份額。另一方面是管道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導致公司的經營范圍越來越小。目前公司8成多的業務集中在未開發管道煤氣的韶關市,留在清遠的已不足2成,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下降31.9%,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0.4個百分點。
(二)企業撤并的影響
受國家糧食政策影響,中央儲備糧清遠直屬庫今年已撤銷并入廣州花都區,今后該單位都不會再有銷售額,但全年仍帶有對比基數。一季度因此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0.6個百分點。
(三)醫藥采購改革的影響
去年5月,國家開始實施醫藥采購改革,通過陽光采購平臺,醫療藥品實行網上采購,面向全國、放開競爭。陽光采購令醫藥企業失去了地方政策的保護,對于我區一向以清遠本地醫院為主要銷售對象的醫藥公司來說,影響很大。以市人醫為例,往年每月都從本地的醫藥公司每家進貨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的藥品,現在基本都在廣州或其它地方進貨了。而且,本地企業多為二、三級藥品經銷商,限于企業自身實力因素,對大部分價格高、利潤高的藥品缺乏競爭力,基本難以中投標,只能做一些價格低、利潤低的普通藥品,嚴重影響了銷售額的提升。因此,一季度,全區6家醫藥企業中有5家出現大幅下降現象,丹陽藥業、新特藥業、品心藥業、中正國健藥業以及市醫藥等5家公司商品銷售額合計下降33.2%,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1.1個百分點。僅有金海正藥業有限公司由于銷售客戶均為外省的醫藥貿易公司,受采購政策改革影響較小,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5%。
(四)市場需求收縮的影響
我區的貴華燃料和成業貿易2家公司,以經營煤炭為主,由于天然氣和煤氣的推廣和普及,消費市場越來越小,銷售額大幅下降。成業貿易已經停業,另謀發展;貴華燃料公司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97.3%,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0.5個百分點。恒富貿易、寶峰貿易和安訊電梯3家公司,以經營鋼材和電梯設備為主,由于受房屋銷售不景氣因素影響,房地產投資熱正逐步回歸理性,鋼材和電梯設備的需求量明顯減少,一季度3家公司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53.0%、72.5%和57.3%,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1.02個百分點。
(五)其它不穩定因素影響
部分企業還受到銷售淡、旺季,接訂單情況,中投標情況等不穩定因素影響。如我區的正向貿易有限公司,以經營有色礦石為主,由于今年春節假期長,訂單少,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27.7%,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0.5個百分點。如市電創電力物資供應有限公司,以經營有供電設備、零配件為主,由于同行競爭激烈,首季中投標項目少,資金回籠困難,一季度銷售額大幅下降56.8%,影響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下降0.39個百分點。
(六)市轄區地理因素的影響
由于我區是市轄區的地理原因,大部分中央、省屬和市屬的一級企業法人都分布在我區,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央糧庫、市煙草、市鹽業、市醫藥、市電創電力物資等,這些都是經營國計民生日用品的企業,銷售情況與城市發展和人口增長息息相關。常規年份穩定有余而增長動力不足,而且堆頭大,本身快速增長很難,依靠別人拉動快速增長更難,這也是我區批發業長期維持低位增長的重要原因。
三、對策及措施
國外經濟大環境缺乏積極因素,國內又面臨通縮壓力,利潤空間收窄,企業為規避風險,普遍采取以守為主策略,在經濟大環境未有積極改變的情況下,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大力培育發展限上企業
一方面要加強限額以上批發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引進一些規模大、效益好、實力強的知名企業,尤其是在一些新領域,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發展后勁。另一方面要抓好“限下轉限上”工作。經信、稅務和工商部門要密切跟蹤了解區內限額以下企業的經營情況,加強數據的比對、評估和分析,對達到限額以上統計條件的企業要及時做好申報入庫統計工作。對有發展前景的成長型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力促企業早入正軌,早上規模,不斷增強我區社會消費的發展后勁。
(二)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和溝通,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
在目前如此低迷的經營環境下,相關職能部門更加要積極開展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查研究分析,密切關注轄區企業的發展動態,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讓企業能夠安心生產,放心經營。例如在這次調研過程中信德能源貿易有限公司反映的稅費返還問題,對于該企業在“營改增”過程中多上繳的稅費,企業已遞交了2次返還申請,但至今仍未落實解決,令企業生產經營難上加難。如正向貿易有限公司反映的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問題,本來公司業務很有發展前景,但卻因為缺乏資金擴大經營,嚴重限制了企業的壯大發展。
(三)著力加大本年新增企業的挖潛力度
一季度,我區年報新增的8家“限下轉限上”批發業企業,其生產經營狀況并不理想,未能起到有效的積極拉動作用。8家新上企業中有5家的銷售額出現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較大。今后,相關職能部門必須進一步跟蹤好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加強對企業銷售后勁的評估,大力提升企業的增長空間,加快扭轉一季度總體銷售下降的被動局面。
(四)力促資源整合,抓好商貿市場和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區先后發展了美吉特華南裝飾城、義烏商貿城、東鵬陶瓷、百安居陶瓷等一些商貿中心和產品銷售專業市場,但由于缺乏引導,這些商貿中心和產品銷售專業市場基本上都是以集中經營分散管理的個體形式經營,難以入統和壯大發展。因此,今后我區對新招商的商貿單位,相關職能部門要提前做好規劃,通過簡化辦證,減免稅收等靈活措施,鼓勵和引導它們按限額以上商業企業的標準投資建設,發展壯大限額以上經濟。
供稿:清城區統計局商貿專業
二○一五年五月十日